中華民族偉大復興,絕不是輕輕鬆鬆、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。越是接近民族復興目標,越是充滿風險挑戰乃至驚濤駭浪。
2021-01-132021年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,我國將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,迎來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。
2021-01-11社會文明是現代化國家的顯著標志,沒有高水平的社會文明,就不可能實現高質量發展,更不可能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。
2021-01-08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既是思想問題、作風問題,也是政治問題,同我們黨的性質宗旨和優良作風格格不入。
2021-01-06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,是鄉村振興的緊迫任務,也是鄉村振興的靈魂。十九大報告把“鄉風文明”作為“鄉村振興戰略”的..
2021-01-04國無農不穩,民無糧不安,糧食產業是鄉村振興的基礎。確保國家糧食安全,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,特別是在新冠肺炎..
2020-12-30中國共產黨追求的價值理念、具有的領導能力、掌握的科學方法,為打贏脱貧攻堅戰提供了根本保證。
2020-12-28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脱貧攻堅的重要論述多次提到“統籌”,包括“統籌納入鄉村振興戰略”“統籌安排專項扶貧資金”“統籌推進疫情防..
2020-12-25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,民法典將綠色原則確立為民法的基本原則,以法治手段引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,推動形成綠色發..
2020-12-21中國成為2020年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,在全球經濟畫卷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筆,是全球經濟復甦的“領頭雁”“壓艙石”。
2020-12-16教育扶貧在整個脱貧攻堅戰中扮演了重要角色,推動貧困地區實現從“輸血”到“造血”的根本性轉變。
2020-12-14井岡山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的重要源頭,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戰爭年代的先進性,是中國共產黨的寶貴精神財富。
2020-12-10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推進“十四五”時期法治中國建設、開創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新局面、實現中國法治現代化提供了行動指南。現代..
2020-12-07互聯網的本質是連接、去中性化、共享、融合的。如今,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打破互聯網合作共享格局,造成逆互聯網發展的應用性..
2020-12-02歷史,必將銘記2020年——農曆庚子年新春臨近、萬家團聚之時,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,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、感染..
2020-11-30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“十四五”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首要原則,是實現“十四五”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最根本的保證。
2020-11-26社會文明程度是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水平的基礎指標。它不僅要看一個社會經濟發展的水平,更要看一個社會在價值領域、思想領..
2020-11-2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,並對如何實現這一戰略目標作出新的謀劃和部署。
2020-11-20在“兩個一百年”歷史交匯點上,突出強調提高社會文明程度,不僅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確立了牽引力,而且對於開啓全面建設..
2020-11-17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,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,是推進經濟社會發展不能脱離的最大現..
2020-11-11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,深圳等經濟特區40年改革開放實踐,創造了偉大奇蹟,積..
2020-11-09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,經過“十三五”時期的發展,社會主義中國以更加雄偉的身姿屹立於世界東方。
2020-11-04保障困難羣眾基本生活,從城鄉二元的社會救助體系向統籌城鄉的社會救助體系發展,需要進一步健全分層分類、城鄉統籌的中國..
2020-11-02“最多跑一次”推動公共服務數字化,城市大腦助力社會治理數據集成化,區塊鏈推動社會治理精細化、法治化,社情民意大數據分析..
2020-10-29前段時間,“十四五”規劃編制工作開展網上徵求意見活動,這在我國五年規劃編制史上還是第一次。廣大人民羣眾積極參與,建言超..
2020-10-26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“法典”命名的法律,民法典既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、保障書,也是國家治理的民事法律依據,對推進國..
2020-10-22文化是一個國家、一個民族的靈魂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我國文化建設在正本清源、守正創新中取得歷史性成就、發生歷史性變革。
2020-10-19站在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,大力弘揚“兩彈一星”精神,有利於激勵廣大科研工作者保持鋭意進取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敢闖敢..
2020-10-14讓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能夠同向同行,更好地發揮思政課程特點,助力課程思政建設發展,是時代提出的新課題、新要求。
2020-10-128天長假非同尋常。10月1日恰逢國慶、中秋。更重要的是,對很多人説,這個長假“也是過年”。
2020-10-09